自由講場

跳至

首頁
1

尾頁
   0


男爵府

積分: 6946


1#
發表於 10-7-25 17:07 |只看該作者
(星島)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06:30


(綜合報道)
環保團體第二年推動「萬家燈火齊減碳」運動,列出港人抗減碳的「十大惡習」。今年世界上不少地方熱破紀錄,本港這上半個月持續酷熱,甚至有人熱死,令這個運動更加「應景」。港人雖然未必能夠把環團眼中的「惡習」一下子全都戒除,但至少可以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甚麼可以進一步減少排放二氧化碳之處。

  港人炎夏受到雙重夾擊,大環境有全球氣候變化的問題,小環境有本身都市化和富裕化的因素。

  雖然有小部分科學家異議,[url=]全球暖化
[/url]是客觀存在的現象,見諸全球海陸冰川加劇融化,以前雪白的山峰變成土色。水平線上升,去年哥本哈根氣候高峰會前夕,港人旅遊熱點之一的太平洋島國馬爾代夫,更出位地召開了一次水底內閣會議,促請各國關注該國日後全被水淹的危機。

  究竟氣候變化情況有多嚴重,以及當中涉及的人為因素有多大,科學界仍然爭議不絕。

縱有爭議 暖化持續
  二○○七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url=]聯合國
[/url]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指近百年地球平均溫度升了零點七四度,百分之九十九是人為因素,歸咎於人類排放過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主要來自對煤炭、石油等能源的過度消耗。

  有關報告去年被揭露抄襲雜誌誇大喜馬拉雅山冰川融化的速度,這宗「氣候門」爭議削弱了環保人士要求減排的氣勢。即使如此,也未能否定冰川融化的大趨勢,另有科學家研究顯示:每年融化的冰川體積,等於一百五十萬座撞沉「鐵達尼」號的冰山,導致海洋微升四十九微米,相當於一條頭髮般幼,地球不會一下子「陸沉」,但氣候會產生連鎖變化,出現較為極端的現象。

  另有科學家以較長的時間尺度來觀察,分析地球最近六億年的三次冰期和暖期與太陽活動的關係,認為現時的暖化情況屬於正常的波動範圍。就算這個理論成立,人類至少可以略盡綿力,減少排碳,以免火上加油。

  都市化和富裕化,令汽車多了,冷氣機多了,各式各樣的電器極度普及,用後即棄的習慣愈來愈盛行,還有屏風樓產生熱島效應。

  環保團體推動減廢、減耗電、減排碳、優化建築、增加綠化等,政府作出政策方面的配合,實施膠袋稅、減少屏風樓、推動停車熄匙等,不過,主要還得靠市民自覺在生活中響應。

調適冷氣 少棄食具
  今次環保團體把「夏天開住冷氣瞓覺」列為港人十大惡習之一,以本月晚間達三十度的氣溫,不少市民不開冷氣根本難以入睡,尤其是屋村屋苑,別人都開冷氣,如果自己開窗,就要接收人家排出來的熱氣,更加難熬。不過,大家至少可以避免把冷氣機開得太猛,以致要蓋棉被睡覺。

  港人對冷氣「要求高」,早有環保團體給香港冠名「凍感之都」。現在少了食肆以「天熱吃火鍋」招徠,但是,不少港人夏天進入辦公室和食肆要添衣,出現天熱穿衣比天冷多的怪現象。

  此外,環團指出的「外賣返家亦拿即棄食具」的惡習,港人亦可改變,食肆也可配合。現時不少食肆員工會在外賣食品盒或膠袋中自動放進一用即棄筷子或叉匙,可以改變為先問顧客是否需要。

  保護地球是大家責任,享受溫和天氣是大家的期望。今天港人的環保意識已經提高,要更上一層樓改良生活習慣,可以先易後難,以不會對自己帶來太大不便的方式著手,發揮集腋成裘的功效。

首頁
1

尾頁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