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嗜好

跳至

首頁
1

尾頁
   1


大宅

積分: 2800


1#
發表於 23-11-26 20:19 |只看該作者
在中國五千年來,這個社會能長治久安靠什麼?就靠孝道跟師道。所以中國人把師道看得很重,老師的身分、地位跟父母完全一樣,父母過世兒女守喪三年,盡孝,報父母恩。老師死了之後,學生對老師心喪三年,就是沒有孝服,差別就在此地,除這個之外沒有差別,念老師的恩。
父母、老師在世,你看中國的稱呼上你就知道,中國人有名、有字,名是父母起的,你沒有成年的時候大家稱你名,成年之後不能稱名。中國古代男子二十歲成年,女子十六歲成年,成年就戴帽子,就行冠禮,表示你是大人,不再是小孩。從行冠禮那天開始,人不再叫你名,冠禮的時候送你一個字,這個字是誰送的?大概是你的兄弟、朋友們,平輩送你這個字。以後稱名只有你父母,你的祖父母,你的伯伯、叔叔家親統統稱字,對你表示尊重。你將來在朝廷做官,皇上稱你字不稱你名,對你尊重,你就知道稱名只有父母。另外還有一個人一生稱你名,老師,老師跟父母一樣,不稱你字稱你名。所以出家人有名、有字,在你受戒的時候你有字號,誰一生稱你名?你的剃度師稱你名。還有一個人傳法的老師,佛法裡面稱和尚,和尚是親教師,你的法是他傳給你的,他一生稱你的名。從這個地方你就曉得,人生兩個恩德最大的,父母跟老師,終身不忘,常常想念父母、老師,你就不會有邪念。心有邪思,你馬上想起來,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邪思邪念都沒有,他怎麼會做壞事!哪有這個道理?聖人教誨對一個人影響多大。老師對學生的愛護跟父母沒有兩樣,有時候勝過父母。所以不孝父母,大家知道這是大逆不道,不敬老師跟不孝父母的罪是同等的,這我們不能不知道。
我們今天的老師是釋迦牟尼佛、是阿彌陀佛,釋迦、彌陀在哪裡?就在這部經上。這部經我們要不好好的學,就是不孝老師;這本經裡面的教訓,我們不能落實在生活上,我們怎麼能對得起釋迦牟尼佛?我們這一生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就對不起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希望我們到極樂世界,那是非常好的修學環境,在法界虛空界裡找不到第二個地方能跟它相比,能到那個地方修學,沒有一個不成佛的,保證你成就。如果我們還留戀六道,錯了。父母沒有學佛,不知道佛法的殊勝,對我們的期望都是世間名聞利養;我們學佛之後,父母也明白,他看到他也明白。我們在佛法上成就,他們得到利益,諺語所謂「一子成佛,九祖生天」,你看你往上面去,九世的祖先都生天,孝感天地。我們要報父母的恩,真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真報恩!佛法上不能成就拿什麼報恩?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十一集)2010/5/16 檔名:02-039-0041
原Post: https://www.amtb.tw/#/jinghua?type=5&id=1098
希望大家開心每一日 健健康康

首頁
1

尾頁

跳至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入 | 註冊